7月31日晚七点,金鸿购物超市人潮涌动。王女士的购物车里放着刚挑选好的榴莲和小龙虾,手机里一张“满100减30”的消费券即将核销。“这券来得巧,正好周年庆抽奖还能叠加。”
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队中,许多人手机屏幕都亮着同样的电子券页面——这是六盘水市“足尖经济圈”消费券活动的最后一天。
金鸿超市门口消费者正咨询消费券如何使用。
在凉都的夏日经济版图上,这张小小消费券正撬动大市场。数据显示:上半年,六盘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4%增速位列全省第三;六盘水精准发放250万元消费券,截至目前,已累计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
展开剩余74%金鸿超市的数据更为具象:两轮政府消费券投放期间,34万元专项资金核销超90%,直接撬动消费超452万元。
金鸿超市内消费者正挑选榴莲。
“消费券是火种,商家配套活动则是助燃剂。”金鸿超市市场运营部负责人李正龙指着系统屏幕说。7月14日,首轮12万元消费券额度仅用三天核销完毕,随后,六盘水市又追加第二轮22万元消费券,活动期延长四天。这样的动态调整也让超市得以将消费券嵌入周年庆,消费满81元即可参与抽奖活动,核销率提升的同时客单价提高25%。
金鸿超市内消费者正挑选商品。
今年以来,六盘水市商务局以“六马”和避暑季为支点,精准投放三类消费券:100万元餐饮券激活“跑友经济”,50万元商超券盘活社区消费,100万元成品油券联动“加油+旅游”,以“小资金”撬动餐饮、商超、文旅等多领域的“大消费”,激活全域消费活力。
“小资金要起大作用,就得选准支点。”六盘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商超券带动消费达投放额的9倍,成品油券撬动10倍消费。
金鸿超市内人潮涌动。
消费市场的复苏不仅停留在数据端。今年6月,金鸿购物超市新开辟的200平方米“贵州特产专区”,成为超市新亮点。货架上200余款特色商品中,苗绣蜡染、盘县火腿、水城春茶等礼盒最受外地游客青睐。“避暑旺季每天都有外地顾客成箱采购,寄往成都、浙江、湖南。”特产区负责人宋宏语说,专区开通线上购券服务后,外地游客扫码下单,离黔后仍能复购凉都味道,让“特产经济”突破地域限制。
金鸿超市新开辟的200平方米“贵州特产专区”。
尽管客流激增,李正龙坦言短板仍在线上。目前自有小程序和抖音店铺运营尚不成熟,3公里配送圈未能充分渗透。但他表示团队已明确方向,“下半年重点突破线上,让不愿拎重物的年轻客群动动手指就能买到超市的菜和米。”超市计划优化配送服务,让便捷的“云购物”体验成为线下消费的延伸。
消费券的短期刺激叠加商家的长效创新,六盘水消费市场呈现韧性生长。上半年189场促销活动中,像金鸿超市这样用活消费券的案例不在少数:餐饮店主将券额拆分为“满减组合”,加油站将券绑定景区折扣。这种政企协作的智慧,让六盘水实现了“小资金撬动大消费”的良性循环。
金鸿超市内人潮涌动。
发布于:贵州省金勺子配资-最可靠的证券公司-网络股票杠杆-专业股票配资价格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