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财联社7月30日讯(记者 闫军)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实施,香港金管局在7月29日下午披露了稳定币牌照监管制度,并发布一系列配套文件。
香港监管局表示,发牌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有意较早获得批牌照的机构应于2025年9月30日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请。
“严禁炒作”是香港金管局始终强调的内容,金管局在会上也强调,截至今日,金管局尚未发出任何牌照,虚假声称自己为持牌人或申请人均属违法。
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牌照申请在即,不少券商第一时间给出解读,从申请时间线,牌照资质要求、到发牌机构的猜想等多个要点进行了解读。业内预期,首批发牌数量肯定非常少,并调侃“申请门槛难度直追银行”。
要点一:明确首批牌照申请时间线
香港金管局披露,相关牌照制度共包括四份文件,分别为《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及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咨询总结及指引、与发牌制度及申请程序相关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以及《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上述两套指引将在在8月1日正式生效。市场参与者应遵守。
香港金管局表示,鼓励有意向申请牌照的机构把握沟通机会,于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通过指定邮箱与金管局取得联系。此举旨在让申请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监管期望,获得针对性的反馈,从而更好地完善申请材料,提高申请效率。
监管强调,稳定币牌照发放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但对于那些准备充分并希望尽早获得审批的机构,香港金管局设定了首个重要时间节点:2025年9月30日。有意在此批次获得考虑的机构,需在该日期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请。
不过,公开资料显示,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明确表示,9月30日并非最终截止日,未进入首批名单的机构仍有机会。首批牌照名单预计将于2026年初公布。
要点二:稳定币发行人资质门槛“堪比银行”
国泰海通非银刘欣琦团队、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等分析师对对上述四项文件进行了梳理,并围绕着申请人资质要求、储备资产要求、反洗钱、原有发行人过渡期等要求进行解读。
首先,在申请人资质要求方面,申请人须为中国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符合要求的财政资源不少于2500万港元已缴股本或可自由兑换为港元的另一货币。
其次,在储备资产要求方面,持牌人应制定政策程序,确保储备资产全额支持。储备资产范围包括现金、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银行存款、期限不超过1年的政府、中央银行等的申索或由其担保的高流动债券或以其为抵押品的隔夜逆回购协议,须以指明稳定币参照货币计价,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储备资产,需获得香港金融管理专员事先的书面批准。
第三,在反洗钱方面,发行人需对客户钱包(含托管与非托管钱包)的交易,持有人的身份等持续监控,同时对非托管钱包交易需采取额外风险控制,严防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第四,稳定币种类与隔离方面,每类指定稳定币的储备资产池须与该类稳定币参考资产一致;每类稳定币的储备资产须与其他储备池隔离;以及需通过有效信托安排确保储备资产独立于发行人。
第五信息披露方面,发行人须每日编制流通稳定币面值及储备资产市值与构成报表,每周报告提交金管局;需接受外部审计师认证,包括储备资产市值与构成、流通稳定币面值、储备资产是否充分支持流通稳定币面值等内容出具认证报告,并在期末后1个月内披露。
第六,在原有发行人过渡期方面,《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主要内容是设立6个月过渡期,处理之前在香港已有稳定币发行业务的机构,向其发放临时牌照。有意申请牌照的原有发行人最晚应于2025年10月31日前进行申请。发行人应积极申请正式发行牌照,若在条例生效后3个月内未能申请成功,需在条例生效后4个月内有序结束在港业务。
要点三:预计首批仅个位数牌照获批,业内多有猜想
对于发牌数量,此前港府早有定论,对于稳定币发行人资质采取谨慎的态度,首批稳定币牌照发放数量将严格控制在个位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此前明确表示“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此前也表示,考虑到稳定币作为相对新兴产物所涉及的风险,以及对用户保障和市场承载力的考量,牌照发放设有相当高的门槛。获得牌照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具备实际应用场景,以稳健和可持续的方式运营业务。据悉,跨境境贸易成为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事实上,此前已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
香港金管局早在2023年3月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项目”,旨在为拟发行稳定币的机构提供受控测试环境,允许其在监管豁免下验证业务模型和技术系统。
同年7月,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公布,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创新科技提出申请,三家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香港电讯(HKT)选择联合申请。
包括5家机构,其中区块链科技公司两家,即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创新科技,另外三家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香港电讯(HKT)选择联合申请。
2025年2月,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香港电讯共同发表声明称,三家企业已达成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期望向香港金管局申请牌照,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
今年6月,蚂蚁集团、京东集团均传出稳定币牌照申请的消息。
此前,蚂蚁集团表示,旗下国际业务部门正计划在新加坡和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的《稳定币条例》于8月生效后立即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
6月17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明确表示,京东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然后通过稳定币的牌照实现全球企业之间的汇兑,将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至10秒钟之内。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行稳致远的稳定币》一文中提到,“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我们认为为数不多的发行牌照会优先发放给拥有跨境支付等相关应用场景的公司。不过,监管也同时强调,前期进入“沙盒”的机构也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获得牌照。
关注四:稳定币发行与交易牌照为何如此重要?
在业内看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美国《天才法案》不约而同在推进稳定币立法,标志着全球主流金融体系对稳定币的合规化接纳。作为货币演变的数字新阶段,稳定币正在而且将深刻重构全球跨境支付、贸易结算及资产配置范式。
华西证券认为,稳定币及其他虚拟资产纳入传统金融体系可能带来三种变化,一是持牌平台或服务商将成为主流,选择受监管的交易平台与稳定币资产风险更低;二是RWA等真实资产上链成为监管重点;三是牌照成为估值的重要支撑因素,持有核心牌照的头部公司具备先发优势与护城河。
关于谁能首批获得稳定币发行牌照,蚂蚁集团、京东集团都被看好。而在交易环节,多家中资券商已经获得入场券。
不完全统计显示,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宣布斩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全牌照,引来市场高度关注与积极反馈。同月,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天风证券宣称,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也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可透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7月,招银国际证券宣布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相关牌照。
方正金融团队认为,稳定币有望成为国际支付体系破局者,以香港先行试点稳定币战略意义重大,坚定看好加密货币产业链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张文
金勺子配资-最可靠的证券公司-网络股票杠杆-专业股票配资价格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